9700亿!A股成交量终于跌破了万亿关口配资股票最新价格,但这真的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吗?恐怕不是。当你看到满屏冲高回落的个股,当你发现自己的持仓总是被莫名“精准狙击”,就该明白——这场游戏的规则早已被量化交易改写。
高频交易每秒299次下单,频繁撤单制造虚假流动性,这种“合法作弊”手段,本质上是对市场公平性的践踏。普通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和基本面分析做决策,而量化却用AI和算法在毫秒间完成收割。这哪里是市场竞争?分明是降维打击!这种技术优势被包装成“市场进步”,而散户的亏损却被归咎于“技不如人”。
有人说量化提高了市场流动性,但现实是,这种流动性充满欺骗性。挂单秒撤、诱导跟风、制造波动……哪一条不是冲着收割散户而来?美国SEC对高频交易征收“闪单税”,欧盟要求量化系统必须停留500微秒以上,为何A股还在放任这种不公平竞争?难道真要等到散户被割到彻底心寒,市场流动性枯竭,才想起来补漏洞?
监管的滞后性正在付出代价。当量化资金利用T+0优势反复摩擦散户的T+1持仓时,当算法通过“试单”探测市场情绪并反向收割时,所谓的“自由市场”早已扭曲。华尔街的教训告诉我们:没有约束的高频交易只会加剧市场脆弱性——2010年美股“闪崩”事件就是血淋淋的例子。A股难道还要重蹈覆辙?
当然,我们并非要全盘否定量化。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,合理的量化策略确实能提升定价效率。问题的核心在于: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?当少数人凭借技术特权攫取超额利润,而多数人连游戏规则都看不懂时,这样的市场还能走多远?监管层必须拿出更严格的规则——比如限制撤单频率、延长订单停留时间、提高高频交易成本,甚至像欧盟那样对算法交易实行报备制。
市场需要多样性,但绝不能容忍掠夺性。A股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“该不该有量化”,而是“如何让量化在公平的赛道上竞争”。当普通投资者连对手的影子都看不到就被收割,这种市场生态注定不可持续。监管的刀该落下了——不是为了扼杀创新,而是为了守护最基本的公平。毕竟,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,从来不是零和游戏,而是共赢生态。
说到底,9700亿的成交量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A股当前的尴尬:一边是亟需活跃度的市场,一边是肆意妄为的量化镰刀。再不严管配资股票最新价格,下次跌破的恐怕就不只是成交量了……
Powered by 联华证券门户_股票配资开户_股票配资门户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